• 2023年第23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马克思主义研究】
    • 从“文化焦虑”走向“文化自信”——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价值指引

      2023, 23(1):1-6. DOI: 10.13960/j.issn.2096238X.2023.01.001

      摘要 (120) HTML (0) PDF 981.13 K (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马克思对“精神生产”进行的基本规定,直指现代社会的精神构建,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提供科学的价值指引。中国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巨大社会变革,从根本上扭转了近代以来文化的“焦虑”状态,并重新激活文化自信的理论话语,引领社会主义精神生产的主要方向。新时代的精神生产,旨在讲好“中国故事”、凝聚“中国精神”,贡献“中国智慧”,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坚定和展示强大的文化自信。

    • 习近平关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四重向度

      2023, 23(1):7-13. DOI: 10.13960/j.issn.2096238X.2023.01.002

      摘要 (95) HTML (0) PDF 1.04 M (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生态环境是影响全球发展的重要问题,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生态问题不再局限于各国自身,而是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球化以及和平与发展的高度,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国际合作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历史根基,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形成了其生态发展观、国际格局观、环境外交观与合作共赢观。此外,他还提出了一系列推进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路径,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有担当的大国形象。新时代,习近平关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不仅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得到了丰富与发展,也为解决全球共同的生态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同时也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 >【典籍英译研究·《淮南子》翻译研究】
    • 论“大中华文库”之《淮南子》翟译文底本问题

      2023, 23(1):14-19. DOI: 10.13960/j.issn.2096238X.2023.01.003

      摘要 (121) HTML (0) PDF 1.68 M (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传承至今的典籍,往往因年代久远、书写语言演变以及历史社会生活变迁等诸多原因而出现数个版本,且版本之间存在差异并有优劣之别,因此校释或翻译典籍时慎重地选择一个较为优质的版本作为底本尤显重要。对“大中华文库”之《淮南子(汉英对照版)》所依底本深入探讨发现,翻译典籍前要充分重视选择底本,依照优中选优的原则在较有影响力的多个版本中选出最佳底本,并在致谢或序跋中交代相关底本信息,以便预期读者阅读乃至研究,也可在某种意义上为其翻译提供说服力。

    • 英语世界中的《淮南子》选译研究:从“《老子》注脚”到“主题研译”

      2023, 23(1):20-26. DOI: 10.13960/j.issn.2096238X.2023.01.004

      摘要 (181) HTML (0) PDF 1.08 M (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淮南子》成书于西汉初期,是汉初承续先秦,力求集各家之大成的鸿篇巨制,也是汉代“独尊儒术”之前,最后一部具有思想大综合特征的著作,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历史具有重要价值。英语世界对《淮南子》的译介始于19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140余年的历史。在这期间,选译是《淮南子》译介的主流形式,有效地推动了《淮南子》在英语世界的研究与传播。英语世界中的《淮南子》选译活动经历了 “《老子》注脚”与“主题研译”两个阶段,显示出清晰的发展脉络以及“研译一体”的基本特征,反映了不同历史条件下英语世界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态度与认知水平。对选译本的研究不仅可以挖掘《淮南子》典籍的多维价值及当代意义,也有利于揭示汉学翻译与汉学研究间的互动关系,为国内的古代典籍外译活动提供参考借鉴。

    • 《淮南子》在英语世界的接受研究

      2023, 23(1):27-32. DOI: 10.13960/j.issn.2096238X.2023.01.005

      摘要 (138) HTML (0) PDF 882.74 K (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淮南子》是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上的重要典籍,在英语世界得到了一定的关注,但关注度还不够高。以网络大数据为基础,以数据整理及实证分析为研究手段,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淮南子》在英语世界的接受进行多层次描述和多视角分析发现,2010年马绛团队的《淮南子》全译本The Huainanzi相比其他译本,在学界的接受度最高,揭开了《淮南子》翻译译介研究的新篇章;1993年马绛的译本、1998年刘殿爵和安乐哲的译本以及1985年白光华的博士论文对研究《淮南子》也具有极高的价值和参考意义,而其他译本如2010年中国学者翟江月和牟爱鹏合译的《淮南子》的全译本Huai Nan Zi在西方学界则鲜有涉猎,是以《淮南子》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传播及其研究仍然任重而道远。

    • >【数字赋能与治理现代化研究】
    • 技术赋能在线学习及其治理

      2023, 23(1):33-38. DOI: 10.13960/j.issn.2096238X.2023.01.006

      摘要 (128) HTML (0) PDF 995.03 K (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让在线学习成为学生广泛使用的学习模式。数字技术是在线学习的关键驱动力。技术赋能在线学习的效度表现为学习资源的涌现力、学习交互的共创力和学习评价的整合力,但也存在师生数字素养不足、具身体验异化、数字鸿沟、安全风险等问题,影响了在线学习质量与获得感。因而,在线学习治理需要统筹提升师生数字素养;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强化在线学习在技术、资源与安全方面的保障,以实现高质量在线学习。

    • 新发展理念视角下数字政府建设的推进路径——新加坡数字政府建设的启示

      2023, 23(1):39-43. DOI: 10.13960/j.issn.2096238X.2023.01.007

      摘要 (21) HTML (0) PDF 752.87 K (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准则。新加坡数字政府建设的经验做法对推进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具有现实意义。我国数字政府建设目前存在不少问题,应从创新数字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数字化服务体系,推动数据开放共享,营造良好的数字生态,提升公职人员的数字素养5个方面推进数字政府的建设,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 数字赋能完善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路径

      2023, 23(1):44-48. DOI: 10.13960/j.issn.2096238X.2023.01.008

      摘要 (123) HTML (0) PDF 886.43 K (1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数字技术的应用构建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场景,为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现实支撑,数字赋能社会治理是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趋势。目前,数字赋能社会治理存在技术手段与目的不符、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数字素养与能力不足等效能困境,因此,必须走出工具理性和技术主导的误区,要以“人民至上”“公平正义”“全民参与”为逻辑起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让技术回归为社会治理服务。强化顶层设计、建立以公共服务能力为核心的社会治理模式;完善体制机制,将“人民至上”理念落实到社会治理全过程;全面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共建共享数字化的发展成果,是充分激发数字技术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完善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 >【语言·艺术】
    • 目的论视角下汉语动物类成语的英译策略研究

      2023, 23(1):49-54. DOI: 10.13960/j.issn.2096238X.2023.01.009

      摘要 (136) HTML (0) PDF 909.32 K (1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汉语动物类成语的英译对于推动和传播中华文化有积极的作用,而德国功能学派最重要的目的论可以有效地指导在翻译过程中使用更合适的翻译策略。从目的论的视角探讨汉语动物类成语的英译策略发现,在目的论指导下,汉语动物类成语的英译多采用直译的策略,这样有助于呈现中国动物类成语的真实意象和意义,符合翻译的初衷,实现了翻译的目的。

    • 大英博物馆藏犍陀罗须大拏本生嵌板图像研究

      2023, 23(1):55-58. DOI: 10.13960/j.issn.2096238X.2023.01.010

      摘要 (54) HTML (0) PDF 1.12 M (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须大拏本身是佛教布施类故事之一,巴利文、梵文与汉译经典中均可见相关文本,不同文本之间故事情节的发展基本一致,但细节有一定差异。大英博物馆藏有巴基斯坦贾马尔格里遗址出土的台阶嵌板,其中3段雕刻了须大拏本生的故事,该系列嵌板基本勾勒出了故事的主要情节,是犍陀罗地区须大拏本生浮雕的典型代表。通过图像与文本的互相比对,可以基本判断大英博物馆藏犍陀罗须大拏本生嵌板图像与《六度集经》中的相关记载最为接近。

    • >【经济·管理】
    • 中国光伏农业的区域分布与集聚分析

      2023, 23(1):59-66. DOI: 10.13960/j.issn.2096238X.2023.01.011

      摘要 (70) HTML (0) PDF 1.15 M (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搜集并整理了我国光伏农业的公开披露信息,在此基础上运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太阳能资源的综合分区对光伏农业进行了区域分布分析,进而运用集中度指数和区位熵对其进行了集聚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现阶段我国光伏农业多分布于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好的地区。(2)全国的光伏农业多集中于华东三省,从具体的农光模式来看,渔光互补的地域性最强。从华东三省内部来看,江苏渔光互补的专业化水平是全国最高的,浙江的农光互补专业化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安徽相较于其他两省在光伏农业大棚的专业化水平上具有一定优势。(3)现阶段我国光伏农业多集中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化发展区域,且较为固定,但随着农业资源的开发,集中区域会发生一定改变。以上结论可为光伏农业的管理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 能源转型背景下电氢耦合项目的经济性研究现状与趋势

      2023, 23(1):67-76. DOI: 10.13960/j.issn.2096238X.2023.01.012

      摘要 (41) HTML (0) PDF 1.73 M (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以其资源丰富、对环境无污染等优势被视为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力。以2016—2022年WOS数据库中收录的电氢耦合项目经济性研究论文为统计源,借助COOC和VOSviewer软件分析电氢耦合项目经济性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发现: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可再生能源制氢、氢储能、氢能应用系统的平准化成本分析、系统成本最优方案及考虑绿证的项目经济性等方面。电氢项目经济性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为:(1)储能/加氢一体站在交通领域应用的经济性研究;(2)探索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在合成氨、甲醇、煤制油气以及冶金等行业应用的经济性研究;(3)不同碳减排激励机制对电氢耦合项目经济性的影响研究。

    •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路径

      2023, 23(1):77-82. DOI: 10.13960/j.issn.2096238X.2023.01.013

      摘要 (131) HTML (0) PDF 1.07 M (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政府、企业和高等院校三者在产教融合中相互协作,交叉互补,螺旋上升,是三螺旋理论的良好体现。三个主体通过相互作用、协同合作,又衍生出新的职能,三者“交互重叠”,联动创新,取长补短,成为创新系统的核心,推动知识生产和传播,为育人工作提供了新途径。但是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仍存在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可以从政府组织,营造产教融合育人新格局;企业融入,强化产教协同实践育人;高校主导,建立产教融合育人新生态;搭建产教融合育人资源共享平台;构建产教融合育人利益共享机制等方面来探索产教融合“三螺旋理论”的协同育人路径,完善协同育人功能。

    • 基于PMC模型的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引进政策量化评价

      2023, 23(1):83-90. DOI: 10.13960/j.issn.2096238X.2023.01.014

      摘要 (102) HTML (0) PDF 1.78 M (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人才资源储备是国家赢得国际竞争的关键。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地对人才资源的储备和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升人才资源储备,优化人才政策对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引进政策实证调查发现,当前粤港澳大湾区10个市、区人才引进政策较为全面,能够有效指导人才引进工作,但在前瞻性、周期性等方面存在不足。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要持续发挥政策牵引作用,坚持人才兴国战略,不断优化更新人才引进政策,不断壮大高素质人才队伍。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