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第23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
    • 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南工程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2, 22(3):1-8. DOI: doi:10.13960/j.issn.2096238X.2022.03.001

      摘要 (103) HTML (0) PDF 1.16 M (1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和普及化阶段演进过程中,应用型高等教育成为高教体系的必然方向和建设主体,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是目标。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是一项在办学理念、建设举措、管理机制等方面具有内在规律和类型特征的开创性、探索性系统工程。南京工程学院作为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概念的首倡高校和全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研究会理事长单位,在20多年的本科办学历程中,始终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不动摇,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不动摇,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办学道路不动摇,创新了应用型大学建设理念思路,探索了特色化应用型大学的建设方略,构建了鲜明的应用型大学发展特色,形成了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的特色方案和“南工程模式”,得到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的高度评价。面向未来,学校将牢记嘱托要求,坚持“一个中心、两大核心、三个重心”的发展新思路,加快建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工程大学。

    • >【典籍英译研究-傅光明新译莎剧研究】
    • 莎剧汉译中的双关语处理研究:机制、方法与难点

      2022, 22(3):9-14.

      摘要 (33) HTML (0) PDF 1.13 M (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莎剧中大量使用双关语,为译者跨语际转换带来困难。基于希尔的双关三要素模型,我们发现傅译《威尼斯商人》中双关语的对应铰链仅存一处,其他大部分都采用补偿译法,同时辅以详细注释。傅译本大量使用注释,为读者提供了认识双关语的交际线索,弥补了双关语语用效果的损失,也帮助读者理解剧作内涵,营造莎剧创作的本土历史文化语境。虽如此,莎剧中双关语的汉译仍然存在诸多难点,需要译者在注释方面多加笔墨,为读者的跨文化理解搭建时空通道。

    • 戏剧认识作用在傅译《罗密欧与朱丽叶》植物意象深度翻译中的再现

      2022, 22(3):15-20. DOI: 10.13960/j.issn.2096238X.2022.03.003

      摘要 (148) HTML (0) PDF 1.04 M (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莎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含有丰富的植物意象和植物学、草药学等知识,英语世界的学者对其中的植物意象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阐释。通过丰富的例证考察分析认为,傅光明在《罗密欧与朱丽叶》新译中借用注释这一深度翻译方法再现此剧在植物意象及植物知识方面所体现的戏剧认识作用。

    • 傅译莎剧《哈姆雷特》与艾略特《荒原》“52条”:进入莎士比亚的另一种方式

      2022, 22(3):21-25. DOI: 10.13960/j.issn.2096238X.2022.03.004

      摘要 (45) HTML (0) PDF 1.08 M (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傅光明莎士比亚诗剧译本已成为近年来莎剧汉译的现象级事件,其重要贡献之一即唤起人们对于莎剧背后复杂的西方文学文化传统的重视。以《哈姆雷特》译本为例,其注释与艾略特《荒原》自注52条呈现出高度的同质性与同构性,体现出译者对原作文化背景的精准把握,而莎士比亚恰是艾略特敬重并高频引用的诗人,《荒原》之晦涩难懂及艾略特对于“传统”之强调无疑挑战了我们对莎士比亚的通俗化理解。傅译亦通过导言等“再注释”方式,从莎士比亚所处时代出发解释人物行为的动机,深入阐释莎剧的基督教文化背景,为哈姆雷特“复仇”提出不同于前人的见解,在国内《哈姆雷特》研究中亦属首创。

    • 《亨利四世》汉译对比研究

      2022, 22(3):26-32. DOI: 10.13960/j.issn.2096238X.2022.03.005

      摘要 (165) HTML (0) PDF 1.30 M (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历年来,我国莎学界对莎士比亚所著十部历史剧,较其四大悲剧、四大喜剧的翻译与研究相对薄弱且滞后。莎士比亚历史剧《亨利四世》传入中国至今已出版七个汉译本。各个译本因不同时代背景和翻译策略各具特色。将朱生豪、虞尔昌和傅光明三位译者的中译本与莎剧原文进行对比分析,分别从语言理解、风格再现、文化传递三方面,结合典型译例剖析发现,不同译本各有优劣得失,新译本在一定程上实现了对前译本的继承与超越。

    • >【社会】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规模农业经营户就业行为及其代际传递效应研究

      2022, 22(3):33-39. DOI: 10.13960/j.issn.2096238X.2022.03.006

      摘要 (171) HTML (0) PDF 845.44 K (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规模农业经营户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采用多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规模农业经营户就业行为的代际传递效应。研究结果显示,规模农业经营户父代非农行业从业方式对子代非农行业从业方式具有引导和促进作用,父代是雇主或自营、务工的就业选择呈现出代际传递现象;规模农业经营户子代从事主要农业行业与父代从事的主要农业行业相同或相近,其中,父代从事畜牧业和渔业存在显著的代际传递现象;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离开本乡镇6个月及以上和农业生产和管理时间对农户非农行业从业方式选择和主要农业行业选择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 乡村旅游发展对江苏省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户收入的影响

      2022, 22(3):40-46. DOI: 10.13960/j.issn.2096238X.2022.03.007

      摘要 (54) HTML (0) PDF 1.07 M (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对江苏省3个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地(高邮湖泊湿地农业系统、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以及无锡阳山水蜜桃栽培系统)385名农户的问卷调研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对比研究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发展与否来实证检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对江苏省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在改善当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休闲农业旅游业的发展,进而提高了当地农户的人均收入,优化了当地农户的生活水平。

    • >【语言?艺术】
    • 硕士研究生计算能力自我观念和统计学价值观研究

      2022, 22(3):47-52. DOI: 10.13960/j.issn.2096238X.2022.03.008

      摘要 (28) HTML (0) PDF 908.19 K (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计算能力自我观念和统计学价值观是统计学态度的两个主要成分,但是目前对我国硕士研究生在这两个方面知之甚少。利用自我观念和统计学价值观量表调查来自语言学、教育学和医学专业的137名硕士生。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两个态度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而且高度相关。硕士生的统计学价值观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计算能力自我观念。不少研究生对统计学有畏惧心理,对统计学课程缺乏认可度,低估统计学的普遍价值。未来统计学教学应着力培养研究生的统计思维能力,摈弃对统计学的固有成见,提高统计学的人文学科地位。

    • 中国科技典籍外译研究的多维视域——兼评《诠释学视域下的中国科技典籍英译研究》

      2022, 22(3):53-58. DOI: 10.13960/j.issn.2096238X.2022.03.009

      摘要 (104) HTML (0) PDF 926.56 K (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科技典籍外译研究具有多维视域,主要呈现出四个层面特征:理论视域运用不均衡、西方理论占据主导地位、中国本土翻译理论凸显、理论建构研究不足。刘性峰教授新著《诠释学视域下的中国科技典籍英译研究》(2020)弥补了当前中国科技典籍理论建构研究的不足。该著作是从诠释学视域研究中国科技典籍的首部专著,基于诠释学与中国科技典籍英译研究的耦合,以《黄帝内经·素问》《墨子》《淮南子》《梦溪笔谈》四部科技典籍作为研究语料,从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三个维度建构了中国科技典籍英译研究的诠释学路径,拓展了中国科技典籍英译研究的领域、语料,同时促进了中国科技典籍英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研究方法的系统性运用。

    • 老龄化背景下乡村文化景观社区感与适老化策略研究

      2022, 22(3):59-63. DOI: 10.13960/j.issn.2096238X.2022.03.010

      摘要 (245) HTML (0) PDF 1.26 M (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社区心理学视角阐述乡村文化景观社区感,旨在积极应对中国乡村人口老龄化现状,提出乡村文化景观在行为和思维两个层面上的适老化策略,以应对乡村文化景观建设的发展瓶颈。乡村文化景观社区感与适老化建设的短板包括文化景观资源配置与建设的低效能、社会资源调动的活力不足和智慧化建设缺乏适老化策略等问题。文化景观社区感和适老化发展策略应考虑文化景观与社区感的协同发展、结合赋权的“多元参与”和积极应对老龄化等。乡村文化景观的社区感与适老化研究对提升老年人群的社会参与度、老龄化环境建设,促进社区感的汇聚与适老化发展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 常玉速写的艺术渊源及创格

      2022, 22(3):64-67. DOI: 10.13960/j.issn.2096238X.2022.03.011

      摘要 (118) HTML (0) PDF 825.24 K (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常玉(1901—1966年)在法国求学、生活期间,用速写的手法,创作了大量的纸上水墨、水彩作品。梳理和解读这些作品可以看出,他积极投入西方现代艺术浪潮,探究活跃在巴黎的艺术家们的造型语言和创作规律,而他身体中流淌着的中国传统基因,又使他的艺术有深厚的中国文化传统和美学传统的烙印。他试图用受过中国古典传统训练的手去叩开西方现代艺术的大门,最终形成了充满创造及现代意识的“常玉风格”。

    • >【经济?管理】
    • 数字经济视角下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研究

      2022, 22(3):68-76. DOI: 10.13960/j.issn.2096238X.2022.03.012

      摘要 (102) HTML (0) PDF 1.29 M (1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渗透到传统经济领域,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产生重要影响。对数字经济影响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理论机理进行阐述,并进一步构建计量模型进行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稳健性检验结果依然支持上述结论;分行业看,数字经济对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影响更为突出。分地区看,数字经济对发达国家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强;从影响机制来看,数字经济通过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因此,实现中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掌握数字经济的核心技术,重视人才培训,提高劳动的质量和水平。

    • “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理论模型与经验分析

      2022, 22(3):77-85. DOI: 10.13960/j.issn.2096238X.2022.03.013

      摘要 (151) HTML (0) PDF 1.22 M (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内生经济增长框架下,引入基础设施变量,构建的理论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两者之间可能呈现线性或非线性的关系。以“一带一路”国家为样本的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仅存在单门槛效应,还存在边际效率递减效应。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依赖于人均收入与政治环境,当人均收入跨越门槛值后,基础设施的改善方能促进经济增长;当政治环境越过门槛值后,基础设施的改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发明显。

    • 发电企业资金管理优化研究——以JS电力公司为例

      2022, 22(3):86-91. DOI: 10.13960/j.issn.2096238X.2022.03.014

      摘要 (134) HTML (0) PDF 1.00 M (1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发电企业不断深化资金集中管理,规范资金运作,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风险管理能力,资金管理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收益的稳健性不断提高。在国家能源集团电力体制改革的背景下,JS电力有限公司各省级公司在落实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过程中面对一系列难题。助力集团电力体制改革应思考如何在集团公司一体两翼的财务管理新体制下,通过各种措施优化发电企业资金管理,实现价值创造。

    • 校地融合助推高校专利运营工作探索

      2022, 22(3):92-94. DOI: 10.13960/j.issn.2096238X.2022.03.015

      摘要 (142) HTML (0) PDF 562.60 K (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校专利运营工作愈来愈受到国家重视,但从运营工作现状看,效果并不理想,还存在科研信息不对称、市场需求脱节、转化率不高、运营人才缺乏等问题。校地融合发展为促进高校专利运营工作开展打开了新思路。从学校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出发,构建校企合作推动专利运营的创新机制,利用校地融合培养专业人才,加强校地技术、资源、机制、人才深度融合,能够极大促进高校专利运营工作开展。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关闭